(相关资料图)
“想不到啊!这次申请用电,我们企业省去了252万元,区政府省去了350万。”在近日召开的政企项目协调会上,伊特纳能源科技(淮北)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坚武激动地说道。
今年2月,朱坚武决定在安徽淮北市杜集区开办大型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企业。办企业就要用电,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朱坚武向国网淮北供电公司提出了两条35千伏线路的双电源用电申请。
技术人员在现场勘查后发现,供电方案中拟安装的企业变压器与最近的电源点还有一公里左右的距离,需要架设两条35千伏供电线路进行接电。
“以前,这些接电入网工程,由供电公司按照客户的用电需求提供相应的供电方案后,供电方案中供电公司提供的电源点到客户厂区的这段线路,需要由用户自己‘买单’。”朱坚武说。去年7月,淮北市出台《电力接入工程“零投资”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实施细则》,针对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高压新装、增容业务等,明确用户将不再承担建筑区划红线外发生的任何费用,由政府和供电公司承担。
“这就意味着在确认项目属于城镇规范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项目后,用户只要负责建设好自己的变压器,剩下的入网工程交给政府和供电公司就行。”淮北供电公司政企服务部副班长赵成涛介绍,伊特纳项目正好符合电力接入工程“零投资”要求。
此后,淮北供电公司技术人员和客户商讨优化供电方案,将两条35千伏线路优化为一条35千伏一条10千伏线路供电。优化后的供电方案经过专业机构评审完全满足客户用电需求,而区政府针对此项目由建设两条35千伏线路造价700余万元,变更为一条35千伏一条10千伏线路建设,节省了区政府350余万元的投资建设费用,变更供电方案后企业备用线路由于电压等级降低则减少高可靠供电费252万元。目前,伊特纳电力外线项目正在施工过程中。
该项政策实施以来,淮北市和国网淮北供电公司已累计投入超过1.2亿元用于用户电力建设的延伸投资,30多家企业受益,实现了客户办电入网工程“零投资”,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电力获得感”。
关键词:
供电公司
技术人员
建设用地